更新时间:2025-09-22 04:02:45
一口气追完,情绪积淀到最后几集,大半夜的很触动,最大的感慨是,人千万要爱自己呀。 但早上醒来再想,就觉得剧情不合理。我能理解创作者想表达,人如果不爱自己,在别人毁灭ta前,就会自己毁灭自己。但为了这碟醋,导演还是太心急or太刻意了,为了让商燕去呈现这个逻辑,牺牲很多人物的合理性。
商燕太悲惨了,且惨得很莫名,哥哥的离开是一个始发事件,可以说这是世事无常,但此后的种种,你可以说家庭悲剧导致了连环效应,但太缺乏铺垫了,没有前因,我们观众看到的都是后果,接踵而至的后果,好像所有的原因都隐在迷雾中,我们只能被迫相信,哦就是这样,哥哥死后商燕就是跟母亲势如水火了,父亲就是忽然颓废成了烂人了,家里忽然家徒四壁了,商燕就是任何一个其他社会关系(外公外婆,爷爷奶奶,七大姑八大姨)也没有了,被迫相信商燕就是不知怎的,变成了偏执狂,变成了自毁的人。我不喜欢这种刻意的,把某个主角陷入一个绝境,这是偷懒,我相信世界上真的有人一步步走到了商燕最后的样子,但不能为了推进这个结果,而偷懒不去给她合逻辑的背景,为什么商燕跟母亲积怨到了那个地步,为什么千老师能对学生那么好(我隐约记得她似乎父亲也去世了,所以能共情恩中)对自己女儿却是那样,还是那句话,我相信存在这样的母亲,但我需要说得通的解释。
之所以我不喜欢看莫名其妙陷入困境的主角,然后大肆书写ta如何在这个莫名的后果里挣扎,是因为我觉得这没有意义,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碰到困境,商燕说的没错,恩中之所以能一直如此运气好当然是原因之一,所以陷入困境的主角不该成为一个客体,一个拿来拿来表达抽象立意的标本、景观,观众从中看不到活性,看不到真实的生机,每个困境都是具体的,越具体,人就越能从中自己找到出来的路,这才是我想看到的故事,才是能给人传达真实力量的故事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满屏找爸爸:《旁观者》里的代际隔阂与亲情迷思
与原著比较下的一些想法
难看
静默的诗篇:论《旁观者》的东方叙事美学与情感表达
《时间之主》:瑕不掩瑜的美感实验作
细节解读
《旁观者》:在时间的褶皱里,打捞被遗忘的父爱
《日掛中天》值得二刷三刷N刷的优质电影,辛芷蕾就该拿影后
在2025年人该如何去活着?
10号舱的女人|没有悬只有疑的拉胯悬疑
怎么每一集都有金句……
离开宿主的寄生虫能活多久
看《德里镇》联想到《怪奇物语》不是很正常吗?
李玉宇宙:似曾相识宴归来
极端痛苦的现代人:肉体、精神甚至潜意识
一些南京路演的碎碎念
恐怖与唯美的结合——破除压抑,重拾人生
MLB的“新跨界”:娱乐蓄势,棒球破圈
关于女孩
不要一杆打死一船人
